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2+K2CO3+H2O=2KHCO3 |
B.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
C.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3 |
D.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1年1月27日上午10点“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大会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下列安排不属于本次“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的是
A.纪念居里夫人诺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 |
B.庆贺国际化学联合会成立恰逢100周年的活动 |
C.开展多种形式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 |
D.消除将掺杂使假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偏见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计。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H2 + Cl2 ![]() |
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 |
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 |
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 |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
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H+ Na+ 0H- NO3- |
B.Na+ K+ Cl- OH- |
C.H+ K+ CO32- HCO3- |
D.K+ Ba2+ Cl- 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