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 )
| A.秦朝的三公 | B.唐代的三省长官 |
| C.明代的大学士 | D.清朝的军机大臣 |
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 A.上帝 | B.《圣经》 |
| C.教会 | D.教皇 |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 )
| A.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物 |
| B.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 |
| C.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 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 |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
|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 )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