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现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史实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争取民主而进行的活动的是

A.领导五四运动
B.抗战爆发后在解放区组建“三三制”民主政府
C.在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率先实行区域自治
D.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呼吁各界参与新政协召开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措施,以下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鼓励私人兴办实业 B.编练新式军队
C.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D.废除八股取士

以下关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B.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C.以英国《权利法案》作为蓝本
D.近代亚洲第一部宪法

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

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多年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本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