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10、11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甲】诗中首句选取杨花、子规这两种具有地方特征的景物,描绘出南国 时节的景象,烘托出一种 的气氛。
同一轮明月映在两位诗人的眼中,却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请你仔细品味玩味。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完成小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⑴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是,(1 分)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1 分)试分析这两组诗句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小桥彭炳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
答: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2分)
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答:“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