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
B.记者经过多次奔波,终于找到了营救小李的英雄;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位撞人后驾车逃逸的司机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
C.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
D.刚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就在乘车时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下列诗节的朗读提示,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努力”读时语音要重,读得庄重一点。 |
B.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朋友”语气要亲切、自然。 |
C.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战胜死亡”读出疲惫和伤感。 |
D.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相信”“热爱”要读得响亮饱满,激情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