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
| A.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
| B.除旧而未能立新 |
| C.新文化运动过于强调民主 |
| D.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出现倒退趋势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B.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十年“文革” |
1959年——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七分人祸”的包含:①决策者的失误②连年自然灾害③1958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
关于罗斯福新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
| B.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
| C.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
| D.它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作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