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
B.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
D.得到进一步普及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下列名人言论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的是
A.“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
B.“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 |
C.“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D.“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从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求富自强 | B.中体西用 |
C.发展近代民族工业 |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其人数由1854年的50人发展到1900年的20000人左右。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小农经济瓦解市场扩大 |
B.两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
C.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
D.中外经济合作交流的频繁 |
黄斡(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
A.《四书集注》 | B.《阳明先生文录》 |
C.《天下郡国利病书》 | D.《船山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