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
|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当时同文馆招生困难、学生不多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抵制和破坏 | B.封建纲常礼教与教育制度的束缚 |
| C.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 D.西方借同文馆进行宗教文化渗透 |
2012年是“九二共识”20周年,下列与之相关的是
①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其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它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伟大纲领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生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作者强调的是
| A.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必然趋势 |
| B.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通性、整体性 |
| C.西欧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潮流 |
| D.工业文明的传播具有单向性、平等性 |
1714至1820年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这一现象把关心社会的个别人吓坏了,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对圈地运动认识错误的是
| A.总体上不利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
| B.其本质上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
| C.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先决条件 |
| D.是带有局限性的进步历史现象 |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见,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推动统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 B.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
| C.颠覆了欧洲的生产、生活方式 |
| D.加速了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