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成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①各地区间的联系紧密 ②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③各国发展机会均等 ④跨国公司数量的增加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49年,美国对外贸易投资为307亿美元,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出现这种状况的有利条件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尔”号战舰响起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 B.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 |
C.1789年法国的巴黎 | 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
有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时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或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个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其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 B.美国南北战争 |
C.美国罗斯福新政 | D.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