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家、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中说;“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耻辱”的主要依据是( )
①外向扩张性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殖民侵略战争
②过度的工业生产,带来了经济危机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③私有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更加不公,贫富分化加剧
④社会上物欲横流,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现象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不再向国家缴纳粮食税 |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部分农产品 |
D.农场职工可以发展家庭副业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报纸 | B.广播 | C.电影 | D.电视 |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