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单一,家具陈设简单,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服装的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百姓的餐桌也日益丰富起来。以上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B.中国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
C.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因素影响明显
D.中国人的生活品味不断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意义的。”这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共建立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两部重要的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部宪法最大的不同是

A.制定背景不同 B.性质不同
C.具体内容不同 D.颁布机构不同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 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