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选择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冯梦龙《古今谭概》载:东坡、苏小妹与佛印在一起游玩,东直嘲笔佛印说:“我看你像牛粪。”佛印当即回应:“我看你像一尊佛。”东坡一时语塞,苏小妹在一旁会心微笑。
(2)一个年轻人疲惫地向一个老者打听:“前边那个村庄的人怎样?”老者说:“你来时的村庄也是如此。”年轻人眼里流露着绝望。不久又有一年轻人向老者打听:“请问,前边那个村庄的人怎样?”老者问:“你来的那个村庄怎样?”年轻人说:“热情开朗大方!”老者说:“前边村庄也一样啊!”年轻人热情洋溢的向前走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杰伦不走寻常路,成为一代偶像,引领青春风尚;蔡伟不走寻常路,十年磨一剑,走上成才之路。不走寻常路,意味着另辟蹊径、独创一格、个性人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不走寻常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每一块普通的石头,每一处平凡的花草,每一句平常的话语,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有着迷人的故事,独特的美丽。它等待着你去发现、解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命由此觉醒,人生走向深邃……
请以“蓦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生动的细节描写;
②立意自定;
③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为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曾应邀参加北京当地某电视台的节目录制。那次节目现场,有个跳新疆舞的男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孩子能歌善舞,很有表演才能,但却让人感觉“不舒服”。男孩演唱的全都是爱情歌曲,歌词与大胆的情爱表达有关。小家伙一边抑扬顿挫地引吭高歌,一边向台下的女性观众抛媚眼,极尽挑逗之能事……
孙云晓愤怒了。他在节目录制间歇找到孩子。
“你多大了?”
“7岁。”
“你刚才唱的那些歌,自己明白其中的意思吗?”
似懂非懂地摇摇头。
“为啥要做出那些哗众取宠的动作与表情?”
没有作声……
孙云晓后来知道,这孩子早几年就已走上舞台表演。在电视导播与摄制组的策划和指导下,他的怯场与难为情很快就消失了,大胆与暴露成了家常便饭。而男孩获得的,竟是台下观众一片惊奇与兴奋的欢呼与掌声。童趣与天真,开始离这个孩子越来越远。
又一个电视节目录制现场,这回是一档谈话类节目。孙云晓的注意力再次聚焦于现场唯一的一个孩子身上。节目开拍,只见孩子像个老演员一般,不但“接口令”快速敏捷,而且油腔滑调,一直对在场成年人的观点提出辩驳、胡搅蛮缠,时不时地冒出很多成人化语汇。
“这小家伙像是个职业的儿童嘉宾,身上一股浓重的职业味儿!”孙云晓回忆,电视导演不断地露出微笑,拍摄完毕后一个劲儿拍着孩子的脑袋,对其称赞不已。这一切,让孙云晓觉得“恐怖”。
而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经遍地开花,观众的期待也日益高涨,口味越来越难以捉摸。俊男靓女这类“青春宝贝” 不再是收视率的保证,穿着奇装异服、以“迷你版”成人形象示众的儿童一茬茬地出场。
请围绕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丽的森林庄园,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伤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自己的庄园又新绿滚滚。
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请围绕材料,立意自定,文题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