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比较漳州沿海地区两次风暴潮的强弱,并分析其原因。(6分)
(2)为减轻沿海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自然增长率,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状态。
(2)人口低速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的特征是:人口进一步下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
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这个阶段。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化工小区,
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4)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请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

右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选择填空)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图甲和图乙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在城市T1发展到T2的过程中,由于逐渐扩大和不断增多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的影响。
(2)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将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从地形因素和气候条件两方面分析)

阅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妇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材料二:四川是我国大省,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平武至盐源为界(如下图甲),东西人口差异悬殊。近年来,在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图乙中的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状况,其中表示上海的是,表示四川省的是
(2)试比较川西、川东的人口分布情况,并简述原因。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这种现象出现的地理意义?
(4)上海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口现象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