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夏季该区域出现连续暴雨,在该区域山区易引发哪些自然灾害?并就其中一种地质灾害分析其发生的自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M、N两个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见下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示区域7月份南北温差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图中①②③④均为重要港口城市。试判断分析哪一个港口货物吞吐量最大?
(3)比较分析M、N工业区工业结构的差异。有人建议将图中N工业区的冶金工业迁往①地,你认为是否合理?试阐述理由。

罗讷河位于法国东南部,是法国第二大河,河谷地带是法国重要商品农业区。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法国境内)地形、水系与开发模式图

材料二:法国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目前已形成北部粮食、奶制品和牛肉,西部家禽和生猪,南部葡萄、酒、蔬菜、橄榄油的产业格局,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每年向世界大量出口各类优质农产品及其相关制品。
(1)罗讷河最终汇入 海,流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2)该流域南、北部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南部沿海地区植被以 为主,北部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南向北,体现出 的地域分异。
(3)与高坝模式相比,罗讷河低坝模式有哪些优点?
(4)马赛港为法国第一大港,分析该港口发展的有利区位。
(5)试分析法国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A图为我国某地区简图,B图为A图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

A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B 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
(1)据材料一A图,甲山脉北侧城市数量较南侧多。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予以合理解释。
(2)据材料一B图,分析甲山脉冰川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A图中的丙地区有一古城市遗迹,关于此城,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出塞曲》中有如下描述:“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3)结合材料二,说出该诗描述的现象会引起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三兰州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4)试分析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材料四《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已于2012年6月9日正式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兰州由此成为西北第2个建设和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下图为兰州市中心城市1-3号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示意图。

(5)简要分析影响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走向的主要因素,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兰州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24分)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最近连接欧亚两洲的海底隧道刚刚开通。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12分)
(3)说明A市修建海底隧道面临困难的原因。(6分)

读我国某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东起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客、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116km,
(1)武汉市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一,分析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原因。
(2)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自然原因。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洞庭湖淤积、萎缩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指出图示地区在修建沪渝沿江铁路时要客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