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
D.经济重心的转移一直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
下列诗句中,颂扬邓世昌黄海血战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
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中法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类似的有
①两国或以上组成联军②皇帝出逃,侵略者进入北京
③均导致中国大片领土被割占④签订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
《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 B.赔款的数额 |
C.开放的港口 | D.开设工厂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