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科举制度提高了中国的行政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科举入仕是l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一一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三 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一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科举制度"在哪个朝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5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度"的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原因。(4分)
(3)对材料三中1905年所发生的事件,时人曾说:“言其重要,直无异丁,古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个什么事件?(2分)请你谈谈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1分)
【科技与生活】
(1)伦敦曾被称为“雾都”。结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说明伦敦成为“雾都”的主要原因?
(2)“电灯的发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电灯是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发明的,他是谁?培育出“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你认为哪一发明与你的生活和学习联系比较密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美国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美国参与的侵华战争一例
(2)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使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
(4)二战后,美国力图“领导世界”。在欧洲,为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实行了什么政策?在亚洲,美国遏制新中国,侵略朝鲜,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简答题(共14分)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请回答:
(1)请写出第一次社会转型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变法运动的名称。
(2)请写出第二次社会转型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典型事例?
(3)第三次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改造涉及哪三个方面?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是谁?请用一句话对他进行评价。
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繁荣与开放是我国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隋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繁荣的局面,这与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是分不开的。唐朝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出现了两个“治世”局面,请列举其中一个,并指出当时的在位皇帝。
(2)经济繁荣是隋唐繁荣的最重要表现,那么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哪一时期?
(3)文化繁荣也是隋唐繁荣的一个表现,请列举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一例。
(4)请列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