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若使这两种电流分别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则经过1 min的时间,两电阻上电流做功之比W甲∶W乙为( )
A.1∶ |
B.1∶2 | C.1∶3 | D.1∶6 |
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
| B.斜面的倾角 |
|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
D.加速度为6 时物体的速度 |
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 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
|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
|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
|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
质量为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相互接触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对A施加水平推力F,则两物块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关于A对B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 |
| B.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2 |
| C.若物块A与地面、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物块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2 |
| D.若物块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则物块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 +μmg)/2 |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图丙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m/s2)
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O的A点,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B点,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变大 | B.外力F先变小后变大 |
| 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 D.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