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宽度为L=0.6m,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o,导轨电阻不计,底端接有阻值为R=3Ω的定值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1T的匀强磁场垂直向上穿过导轨平面。有一质量为m=0.2kg,长也为L的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的电阻为R0=1Ω,它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现让导体棒从导轨底部以平行斜面的速度v0=10m/s向上滑行,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4m。 (sin37o=0.6,cos37o=0.8,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运动导体棒视为电源,最大输出功率6.75W |
B.导体棒最后可以下滑到导轨底部,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10.0J |
C.当导体棒向上滑d=2m时,速度为7.07m/s |
D.导体棒上滑的整个过程中,在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2.46J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压表对应的读数分别为U1、U2、U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后,三个电压表读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则
A.若U1减小则U3一定减小 |
B.U1=U2+U3 |
C.ΔU1=ΔU2+ΔU3 |
D.若U3突然增大,可能是左侧的定值电阻断路 |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
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手通过细绳缓慢地将A向上提升距离L1时,B刚要离开地面,此过程手做功W1、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若将A加速向上拉起,A上升的距离为L2时,B刚要离开地面,此过程手做功W2、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
A.L1 = L2 = B.L2>
C. P2<P1D.W2>W1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0.2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振源振动的频率为0.4 Hz |
B.若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向传播 |
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 |
D.经过0.5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均为75cm |
如图所示,两平行虚线之间存在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间的距离为L,金属圆环的直径也是L,圆环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穿过磁场区域,规定逆时针方向为圆环中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圆环从左边界刚进入磁场处为位移x的起点。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圆环中感应电流i随其位移x变化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