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 |
航天飞机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并放出大量热量引发高氯酸铵分解: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对此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
C.上述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动能 |
D.该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
下列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
C.氯化镁的电子式:![]() |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充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七周期第0族 | B.第六周期ⅡA族 |
C.第八周期第ⅠA族 | D.第七周期第ⅦA族 |
在反应容器中充入SO2 V1L和H2S V2L(标准状况下),充分作用后测知所得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克,则以下推断一定错误的是
A.V1>1.12 V2>2.24 | B.Vl+V2≥3.36 |
C.若Vl=1.12,则V2≥2.24 | D.若V1≥1.12,则V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