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传说中曹操有72疑冢,因为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权当故事去听,但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却使这个故事扑朔迷离起来。与其他的考古发掘不同,“曹操墓”被发现一经公布,便被广泛质疑,并立即在学术界形成了“挺曹”和“反曹”两派,双方引经据典,针锋相对。这是曹操做梦也想不到的,他死后1 800多年,居然成了珍贵的“资源”被争夺;也想不到,生性讳莫如深的他,在死后1 800多年,又制造了一起引发公众关注的疑案。
A.扑朔迷离 | B.引经据典 | C.针锋相对 | D.讳莫如深 |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两句是说“固执”能够战胜失望,“美丽的雪花”暗含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的希冀,表现了作者坚定地相信未来的情感。(《相信未来》) |
B.“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重复“法语”一词,写出了作者身处法语环境的极度烦闷,并将之比喻成一座监狱,表现了作者在异国“失语”的苦闷孤独。(《我心归去》) |
C.“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把“晨霜”形象地比作“黑女脸上的脂粉”,描写出江南冬天晨霜白、多、厚的特点。(《江南的冬景》) |
D.“‘念终始典于学’”。“念终始典于学”, 意思是自始自终想着学习,这题词强调的是作为统治者或国家的领导人,要高度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来教化民众,化民成俗。(林损) |
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B.不拘于时,学于余 |
C.而今安在哉 | D.别之尤著者,《尚书》也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上食埃土 | B.圣人之所以为圣 |
C.顺流而东也 | D.始指异之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B.古之学者必有师 |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下列各组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C.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D.举酒属客 |
芜城赋矣,泮宫作则举匏尊以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