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落第长安
常 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
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
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洞庭阻风
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扬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枉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注】①青草:指青草湖。②一溪:指湖边的港汊。
首联、颔联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阻风”的?
这首诗颈联、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代春怨春怨
刘方平①刘方平
朝曰残莺伴妾啼,纱窗曰落渐黄昏,
开帘只见草萋萋。金屋②无人见泪痕。
庭前时有东风入,寂寞空庭春欲晚®,
杨柳千条尽向西。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
②金屋: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
③春欲晚: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
《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
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简析这首词表达的感情。(3分)
“片帆烟际闪孤光”一句是千古名句,历来为人欣赏,请你结合内容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