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狩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 A.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
| 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 | 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的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A.火耕 | B.刀耕 |
| C.石器锄耕 | D.铁犁牛耕 |
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指出:“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这一局面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 B.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 |
| C.苏联解体及美国的衰落 |
|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北约建立 | B.中苏建交 |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欧共体成立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A.④①②③ | B.②①④③ |
| C.①②③④ | D.③②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