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理?
答: 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答: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瘦”字。
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本诗第一联那些词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急?请具体分析。
诗中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①水调子
王昌龄②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②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不见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谁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③!
①白狼河:白狼河,今辽宁境内大陵河。②丹凤城:指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