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地势一级和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代号)。
(2)甲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而乙是 地区。
(3)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 |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牦牛” |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 |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 |
(4)去乙地区旅游要带上羽绒服,乙地区气温全年偏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乙地区的是 (填字母)。
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数码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① ;铁矿③是 ;石油④是 ;河流⑩是 .
(2)说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工业区A是 工业区; C是 工业区.
(3)俄罗斯大部分地方属于 气候,俄罗斯的长途运输方式以 运输为主.
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国家A是 ,国家B的首都是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 (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
(2)说出图中数字所示的海域名称:
①是 ;②是 .
(3)字母A所属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4)中南半岛的山河分布有什么特点? .
小明一家欲到拉萨旅游,根据图中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铁路线A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起止点是______________;该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帮助小明设计一条从兖州到拉萨的最佳出行线路(写出主要铁路线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学到的地理知识,小明在出发前提醒家人要带好棉衣。请你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行途中,小明发现青藏地区的农田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最能反映拉萨的气温和降水的是()
读下面两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长江流域多次发生大洪水。1300~1950年,平均每14年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到20世纪下半叶,发生大洪灾的频率提高到每3年一次。进入80年代,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江干流泥沙增多的人为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
(2)为解决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A.在上中游建设生态保护林
B.在中游平原湖区围湖造田
C.在上游杜绝过度放牧、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D.防治水污染,严禁工业废水排放
(3)长江最大的灾害是_______,而且这种灾害发生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反映的问题频繁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集中
B.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
C.盲目围湖造田,使得湖泊蓄洪能力降低
D.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5)图中字母代表的是长江流域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__(填名称和代号),该工程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共14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标注印度雨季盛行风。
(2)制约印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3)加尔各答和孟买是印度东、西部沿海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布局的共同特点是 。
(4)图中“”表示的降水区域内,其中部、北部是________(粮食作物)的主产区。
(5)印度和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最大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和水稻是该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
B.孟买是该国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和海港 |
C.加尔各答是该国信息产业中心 |
D.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