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应试竞争的高烧不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呼唤教育改革的声音一直不绝如缕。随着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全国层面以及各地酝酿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呼之欲出。对此,有专家认为,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出全面部署,需要全民戮力同心,仅改革高考考试本身,对大学招生及育人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无异于隔靴搔痒。
| A.不绝如缕 | B.部署 | C.戮力同心 | D.隔靴搔痒 |
下列句子中“若、乃、而”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
| B.若水之归下也/家祭无忘告乃翁/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 |
|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履至尊而制六合⑩而母立于兹
| A.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
| B.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
| C.①⑩/②④⑧/⑥⑨/③⑤/⑦ |
| D.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
下列句子中“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③吾翁即若翁。④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⑥若入前为寿。⑦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
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A.①②⑥ | B.②③⑦ | C.④⑤ | D.⑦⑧ |
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楚之南有冥灵者。 |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
|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
下列句子中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④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⑦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⑧会其怒,不敢献。
| A.①⑥⑦⑧ | B.②③⑥⑧ |
| C.①④⑤⑧ | D.③⑤⑦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