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69年和1972年中国外交情况表,其表明中国( )
|
1969年 |
1972年 |
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 |
12 |
48 |
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 |
1 |
24 |
A.重点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政治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经济政治合作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格局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完成 | B.海外殖民扩张 |
C.德意志实现统一 | D.从法国获得巨额资金 |
在美国独立之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谈道:“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实行邦联制,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 |
B.保留奴隶制,造成南北方日渐对立 |
C.实行联邦制,确立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
D.1787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色彩 |
2012年由于有58个国家都进行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因此被称为换届年,在美国和法国的大选中,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成为新任总统,回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与美国民主政体,有关两国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B.两国的内阁都由国会任命产生 |
C.两国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 | D.两国总统都是本国的国家元首与军队统帅 |
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哪部宪法的内容相近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德国I871年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到作为立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材料主要表明
A.美国的民主制度优于欧洲的立宪君主制 |
B.立宪君主制度只能给社会带来灾难 |
C.美国总统的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是独立的 |
D.只有总统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