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小题。

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
| A.1200 m<H<1500 m 3 ℃<T<4.8 ℃ |
| B.1000 m<H<1300 m 3 ℃<T<4.8 ℃ |
| C.1500 m<H<1800 m 6 ℃<T<7.8 ℃ |
| D.1200 m<H<1500 m 6 ℃<T<7.8 ℃ |
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 cm),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
| A.500 m 200 m |
| B.50 m 150 m |
| C.500 m 100 m |
| D.50 m 100 m |
下图为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 B.甜菜 |
| C.春小麦 | D.冬小麦 |
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工业用水量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发地下水④实行跨流域调水
⑤培育耐旱作物品种⑥迁移人口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 C.①②⑥ | D.③④⑥ |
下列属于防治洪灾的非工程措施的( )。
| 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
| B.兴修水库,退耕还湖 |
| C.开挖分洪道 |
| D.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 |
下列情况能导致洪灾的是 ( )
①地表径流不能为河道容纳②冰凌阻塞河道
③冰雪融化江河水位陡涨以致河堤决口④反气旋天气长期影响
| A.①②④ | B.① | C.①②③ | D.①④ |
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水流湍急 |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不同 |
| 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D.台风的影响所致 |
下列现象体现群发性的是( )
| 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 B.火山——台风——干旱 |
| 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 | 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