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小题。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A.同时到达 |
B.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
C.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
D.到达的顺序是丙、 乙、甲 |
若甲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
A.8月20日8时20分 |
B.8月20日11时40分 |
C.8月21日11时40分 |
D.8月22日11时40分 |
新华网2008年9月28日电中继卫星“天链一号”顺利完成发射成功后的实验应用,从中继卫星传下来的画面能够清晰看到“神七”航天员的影子。这次成功实验大大提高了测控覆盖率和精度。据此完成10--12题。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能够测控地面和太空利用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中继卫星在阴雨天一样能够清晰提供图像资料,反映它的什么特点
A.全时性B.全天候 c.全能性 D.全球性地面测控中心人员能够准确确定“神七”飞船的太空位置是因为飞船中安装有何种装置
A.计算机 | B.监控器 | C.GPS信号接收机 | D.传感器 |
下图为黄河流经的某一区域。读图,回答8~9题。图中P地在2003年3月份出现了河堤决口、洪水泛滥的险情,其主要原因是
A.上游刘家峡水库大量泄洪 | B.上游开河解冻,发生凌汛 |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 | D.上游突降暴雨,河水上涨 |
图中Q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区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条件好 | B.水源充足 | C.地势平坦 | D.土壤肥沃 |
右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及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后完成6~7题。该山地位于 ( )
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 B.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山地垂直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 B.降水 | C.土壤 | D.植被 |
下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图,读图回答4~5题。根据三大自然区分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区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植被 | B.I区和Ⅱ区的分界线是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
C.地跨三大自然区的省区是甘肃省 | D.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长江 |
在I区内部地理事物由南向北的分布,排序正确的是 ( )
A.农作物:水稻、春小麦、冬小麦 |
B.植被: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
C.土壤:黑土、黄土、红壤、砖红壤 |
D.地貌:平原、高原、盆地 |
读北京——天津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回答1~3题。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示地下水为潜水 B.地下水位线的起伏只由地形引起
c.北京地下水位最高 D.图示滨海地区海水入侵严重北京和天津城区的地下水位状况,容易导致的危害是 ( )
A.洪涝加剧 | B.盐碱化加重 |
C.滑坡增多 | D.地面沉降,地面建筑坍塌 |
图示地区的盐碱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