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成功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的问题: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假说的核心: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
C.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实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 |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2.5% | B.25% | C.50% | D.75%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 褐毛兔 C. 杂种黑毛兔 D. A、B、C都不对
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 |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
D.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相同 |
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A.隐性性状 | B.显性性状 | C.性状分离 | D.相对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