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
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地球四季的变化,自转中的地球 |
B.研究前进中汽车车轮的转动,前进中的汽车 |
C.裁判员在打分过程中,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
D.研究火车北京到上海的行驶时间,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
如图,在真空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两点a和b。一带电质点在a处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是点电荷的电场a点离场源近 |
B.质点在b点所受到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
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
D.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 V | B.8 V | C.12 V | D.24 V |
带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
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
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
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
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
B.M点的电势能小于N点的电势能 |
C.粒子可能带负电 |
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