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浓度的甲醛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肝细胞具有将甲醛转化成甲酸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转化功能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表示还需填写的实验步骤)。右图中的甲、乙、丙曲线为A-C的3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或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n小块 |
A组 |
加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加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加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①实验中C组需加入与A组等量的肝脏小块,而B组不加
②本实验具有两个对照组,分别是A组与B组、B组与C组
③若曲线乙是A组实验的结果,则说明肝细胞具有转化甲醛的功能
④比较A与B组的甲醛含量,可以精准地检测出肝脏对甲醛转化的速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对于神经 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
C.ATP的合成和水解 |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
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的是
A.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 B.肠腺、唾液腺、胰岛 |
C.睾丸、汗腺、皮脂腺 | D.卵巢、胃腺、肝脏 |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 |
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
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 |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
右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
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
D.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直接进入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