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浓度的甲醛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肝细胞具有将甲醛转化成甲酸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转化功能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表示还需填写的实验步骤)。右图中的甲、乙、丙曲线为A-C的3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或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n小块 |
A组 |
加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加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加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①实验中C组需加入与A组等量的肝脏小块,而B组不加
②本实验具有两个对照组,分别是A组与B组、B组与C组
③若曲线乙是A组实验的结果,则说明肝细胞具有转化甲醛的功能
④比较A与B组的甲醛含量,可以精准地检测出肝脏对甲醛转化的速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关曲线(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为a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
B.浓度b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 |
C.与浓度a时相比,浓度c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伸长效果更好 |
D.与浓度c时相比,浓度d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伸长效果更好 |
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 |
B.若c+d=e+f,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
C.甲的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丁的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
D.乙的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
在农业生产上,生长素类似物经常被作为麦田除草剂,其原理是( )
A.高浓度时抑制小麦生长 |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
C.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 | D.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B.合成植物激素的部位都是分生组织 |
C.植物激素都能调节植物的代谢 |
D.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只在幼芽中合成 |
B.生长素可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
D.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