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 |
说明该食盐不是加碘盐 |
B |
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组成为C2H4O2的液态有机物,水浴微热,有银镜出现 |
可确定该有机物一定是甲酸甲酯 |
C |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I2 +I- |
D |
室温下向CuCl2和少量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屑,充分搅拌,过滤,得蓝绿色溶液 |
除去杂质FeCl3得纯净CuCl2 溶液 |
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 B.22:l:14 | C.13:8:13 | D.26:18:13 |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 |
Ba(OH)2与H2SO4溶液 |
B |
石灰石与硝酸反应 |
生石灰与盐酸 |
C |
氢氧化钠与盐酸 |
氢氧化钠与硫酸氢钠 |
D |
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 |
CaCO3与硝酸溶液 |
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
D.在③反应中生成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有2 mol HCl被氧化 |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有关反应如下:
O3 + 2KI + H2O =" 2KOH" + I2 + O2,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和KI是还原剂 |
B.在反应中,每消耗1molO3转移2mol电子 |
C.氧化产物I2和还原产物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D.由此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O3>I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