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
| B.国务院参事夏斌向南都记者表示,政府对民企的托管是否越俎代庖,究竟应该介入到何种程度,在当前的背景下始终应该由市场说话。 |
| C.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 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 |
| D.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 A.他们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家福、副研究员余鑫如两位同志担任合作总社的法律顾问。 |
| B.这篇文章逐层阐述了三个观点: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基础上的。 |
| C.他躺在船梢,一面掌舵,一面留意着天边红光的出现。他想,我还有半条鱼。也许我有运气把前面半条鱼带回去。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可是没有呀,”他说。“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 |
| D.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A.四月的阳光温暖明媚,透过窗户,斜斜地射进来,照着年青的一张张扬溢着感动的脸。 |
| B.“有木有!伤不起啊!”,对于这类写法你一定不陌生,今年,“伤不起”再度火爆起来,这一次,它是以咆哮体的形式流行的。 |
| C.尊师是社会文明,我国有尊师的传统,不少尊师的名言广泛流传。 |
| D.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出现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你自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 ,成个什么样子。 |
| B.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
| C.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如果你对自己的父母有孝心,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对你有孝心,上行下效嘛。 |
| D.2009年底、2010年初的荧屏,最惹人注目的电视剧要算是这部《小姨多鹤》了,它在多个电视台都创下了收视冠军的佳绩,并引发持续话题效应。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逡(qūn)巡 便(pián)宜从事 供(gōng)养 度长絜(xié)大 |
| B.桌帏(wéi) 眩晕颤(zhàn)栗 锋镝(dí) 珊(shān)珊来迟 |
| C.句读(dòu) 瓮(wèng)牖绳枢 畏葸(xǐ) 大雨滂(páng)沱 |
| D.沙渚(zhǔ) 奄(yǎn)奄一息 聒(guō)噪 庠(xiánɡ)序之教 |
关于结构这一话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情节对讲故事的小说意义并不大,它只是成就小说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重要的是小说的主题。精彩的故事源于精彩的情节。主题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
| B.小说结构可以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情节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牲畜林》就是通过在情节上设置危机,使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
| C.采用层层推进结构的小说,线路较为清晰,并且有规律性的频率。而作者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常常故意使用“延迟”手法,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张力。不过这样容易使读者觉得希望破灭,影响阅读的兴趣。 |
| D.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的结构,是只有西方现代小说才使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小说家也应该像构思故事或构思人物那样,在脑海中或纸上画出一条明晰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