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4年1 月16日,从中科院获悉:近日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领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基于基因组信息,该研究揭示了飞蝗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有助于揭示蝗灾爆发机制。
材料二 我国科学家拍摄到雷暴天气中球状闪电的视频,并记录下光谱。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近日,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学评论快报)上,引起广泛关注。
材料三 中新网北京2014 年1 月10 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1 月10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莫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莫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材料中成绩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 分)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的哪些精神?(至少两个方面,2 分)
(3)如何才能取得更多材料中涉及的骄人成绩?(至少三条,6 分)
与去年相比,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还首度出现一个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去6个月里,这是本届政府施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
(2)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
2014年9月1日,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动员,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链接教材:开展节能减排系列活动与公共利益有何关系?
(2)开展节能减排与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和国策有关?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今后公共生活中会怎么做。
(3)行动起来:老师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节能方面的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可行活动方式,并拟出一条行动宣传标语!
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说明了什么?
(2)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并实施了什么战略?
(3)实施上述战略,我们中学生应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各级政府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公共利益的发展和维护都做出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实现。
(1)你知道政府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式有哪些?
(2)怎样评价政府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
2014年11月11日至12日,河北省中南部普降大到暴雪。11日14时,石家庄市区累积积雪深度分别达49厘米,井陉积雪最深51厘米。截止12日,邢台市的降水量在16.1-43.4毫米之间,其中,市区降水量达到43.4毫米,积雪深度达到48厘米。这次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雪量之大,是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雪灾造成大量房屋、工棚、圈舍、农作物大棚等倒塌、车辆砸损。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12日13时,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等设区市的29个县(市、区)遭雪灾袭击,受灾人口63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逾4亿元人民币。其中邢台市灾情尤甚,逾3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4千万元。
(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说明了什么?
(2)上述自然灾害给我们什么警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