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步骤 |
| A |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 mL 3% H2O2+1 mL过氧化氢酶 保温5 min 对照组:2 mL 3% H2O2+1 mL蒸馏水 保温5 min |
| B |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 mL 3% 可溶性淀粉+1 mL新鲜唾液 保温5 min 斐林试剂检验 对照组:2 mL 3% 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 保温5 min 斐林试剂检验 |
| C |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
5 mL 3% 可溶性淀粉+2 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
| D |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 mL 3% 可溶性淀粉、1 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 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温5 min ,斐林试剂检验 |
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
|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A.400a·0.8m | B.0.8a·400m | C.a·320m | D.320am |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
| A.衰退型和增长型 |
| B.增长型和衰退型 |
| C.稳定型和衰退型 |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
|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
|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
|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等自然灾害,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