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选做5题)。
(1)夜里家中失火了,她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 )。
(2)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嘴厚且向前突出,还长着一对招风耳。他曾说:“我哭过,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
(3)他骑着它,在田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孩子,就将车铃按得丁零零一路响。孩子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紧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孩子就会嗷嗷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 ) 。
(4)《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 ) (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5)当简.爱满怀激情与希望回到她阔别一年的桑菲尔德府时,她万万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堆早已坍塌的废墟。她四处打听罗切斯特先生的下落,并最终在( )找到了他。
A.洛伍德义塾 B.盖茨黑德府 C.芬丁庄园 D.沼地居
(6)下列是《西游记》的部分故事情节,发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一项是( )
A.黄风岭唐僧有难 B.观音慈善缚红孩
C.悟空计盗紫金铃 D. 盘丝洞七情迷本
请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
A组:《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组:《西游记》《骆驼祥子》
选: 关键词: 理由: 。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内容呈现 |
问题探究 |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
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 加点的部分,简析纪 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 第①段,写出作者隐 含的立场或态度。 |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设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B.《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渔家傲•秋思》。
C.宋濂,明代散文家。《送东阳马生序》即“送给东阳县姓马的年轻人的临别赠言”,是一篇赠序。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做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选段中加点的“他”是谁?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分析他(她)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各对应情节)。
猪八戒(《西游记》)
阿长(《朝花夕拾》)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