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 “清晨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
B.“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尾联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为衬,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
C.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当时美好社会的赞颂及建功立业的愿望。 |
D.常建,唐代诗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 |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建这首诗是在游览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
B.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
C.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句中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的画外音。一个“空”字,增强了画面的静趣。这两句诗进一步衬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 |
D.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写出了寺内僧侣们生活的清苦,表现僧侣们内心对寺内生活的厌恶。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商女不知亡国恨”是讽刺商女愚昧无知吗?为什么?
“犹”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划分两处)
了 却 君 王 天 下 事,赢 得 生 前 身 后 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请用现代汉语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所呈现的画面。
答: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
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主”、“一任”分别是什么意思?
请分析诗歌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作者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胜”和“婵娟”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