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 号 |
GA 溶液 |
缓冲 液 |
水 |
半粒 种子 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 |
|
步骤1 |
步骤2 |
结果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 ℃保 温24 h 后去除 种子, 在各试 管中分 别加入 1 mL淀 粉液 |
25 ℃保 温10 min 后各试 管中分 别加入 1 mL碘 液,混匀 后观察 溶液颜 色深浅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 种子 |
++++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
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绿色圆粒的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设计了如下方案:
(1)选择表现型为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测交试验。试验时,应先对母本的未成熟的花进行处理,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进行。
预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若子代个体出现,则说明豌豆(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子代个体,则说明豌豆(甲)的基因型为
(2)上述方案操作复杂,如用的方法也可以鉴定豌豆(甲)的基因型且操作简便。
(3)从F2代选用黄色皱粒进行自交,后代中黄色豌豆的基因型为,其中杂合子占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 存在(B_T_) |
T存在,B不 存在(bbT_) |
T不存在 (B_tt或bbtt) |
性别 |
雌雄同株异花 |
雌株 |
雄株 |
(1)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与BBtt的雄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雌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下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遗传因子是显性还是隐性?________。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__消费者。
(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占第________营养级。
(3)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
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
(3)乙图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