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
D.仅减数分裂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
C.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
老年人皮肤上出现“老年斑”的主要原因是皮肤细胞
A.色素积累增多 | B.含水量增多 |
C.分裂能力增强 | D.分化能力增强 |
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染色体复制一次 | B.中期:染色体与DNA数目相等 |
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 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和核仁 |
下图是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A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A.1:2 |
B.2:1 |
C.8:9 |
D.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