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如图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乙酰胆碱,能够被胆碱酯酶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的③从突触前膜释放不需要①提供ATP |
B.若3-NP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可导致肌肉痉挛 |
C.③与④结合后,一定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
D.胆碱酯酶的作用是降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 |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
B.插花保鲜的时间长短受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 |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
D.瓶插的七天时间内清水组的脱落酸的含量都是最高的 |
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NAA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Y<Z<X,处理的时间应相同 |
B.Z浓度NAA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
C.Y浓度NAA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
D.X浓度NAA会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
某小麦自然情况下自由传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若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在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时,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50% | B.50%、37.5% |
C.37.5%、50% | D.50%、0% |
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细胞分裂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而乙细胞不可以 |
B.乙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
C.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
D.丁可以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