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卷)《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 |
| 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 |
| 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 |
| D.西方列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国家还在继续闭关锁国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
|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
|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
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以下解释中,不合乎美国历史的有
|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
|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
|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
|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 |
|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
|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
|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说: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罗马帝国灭亡后,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的终结,西欧进入分裂割据
②罗马文明的很多元素在中世纪以来得到传承(如罗马法和基督教等)
③从制度的优劣得失或从文明的传承关系等视角比较唐与罗马的灭亡
④钱穆所言“中国”是指中国的传统文明,唐朝对中国传统文明有重要贡献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