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是
AB C D
下图显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A.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措施 | B.西方国家放松经济侵略 |
C.国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 D.官办企业刺激民资发展 |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919年,中国近代著名漫画家沈伯尘画了《工商学打倒曹、陆、章》(下图)。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 |
B.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
C.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 |
D.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帝的爱国运动 |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