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轮复习质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四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明清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一表现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克服专制王权”又是如何进一步促进英国现代化进程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0分)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是女真族的发展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阴影部分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由此分析我国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
(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的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结合史实,概括说明清朝是从哪些方面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先要概括哪几方面,再分别用史实说明,至少答出四个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指出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材料二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原是一个“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的 大都会,唐代成为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县。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之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通,使金陵失去咽喉地带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润、苏、常、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成为重要的都会。
——摘自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2)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润州、常州、杭州等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 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摘自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分别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业的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1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观点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革命文艺
6:30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国际时事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2:30新闻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 午夜剧
1:30 怀旧影院场
2:30 夜读心灵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
8:00 体育直播间
8:20 做客中央台
8:40 财经在线
11:10 法治中国
12:35 体彩时间
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
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 (含整点新闻)
0:10 生活资讯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 流行经典
9:30 娱乐周报
12:00 天天体彩
20:30 天天福彩
20:35 体育沙龙



请回答: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阅读下列摘编自《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的材料,回答问题。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在给西藏工委《关于当前在平叛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决定》的批示中指出:目前西藏地区的任务是,结合平息叛乱的斗争,采取边打边改的方法,完成全区的民主改革。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以三反(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双减(减租减息)为内容;第二步,以实行分配土地为内容。……明令宣布那些参加叛乱的上层反动分子、寺庙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土地,由原耕种的农民耕种,并在今年实行“谁种谁收”,以后再行分配土地的政策。对于没有参加叛乱的贵族的土地和多余的农具、耕畜、房屋,一律仿照内地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办法,实行赎买政策,对牧区的政策,应当同农区有所不同。……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废除人身依附,解放农奴和奴隶,废除农奴主及其代理人的一切封建特权,废除寺庙的一切封建特权(包括委派官员,管理市政,私设法庭、监牢、刑罚,没收财产,流放人民,私藏武器,干涉民刑诉讼,干涉婚姻自由,干涉文化教育事业,破坏生产等)。……必须迅速地确定所有制,以安定牧区人民的生产情绪,没收参加叛乱的牧主的牲畜分配给牧民,实行“谁放牧归谁所有”的政策;对于没有参加叛乱的牧主的牲畜仍然归牧主所有,实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
请回答:依据材料,归纳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为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依据材料,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并指出其危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