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
| B.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 C.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
| D.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得到新发展 |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
|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 |
|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
|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
《天演论》问世以后,“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 B.严复的译笔古雅耐读 |
| 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 | D.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 |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
| 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
| 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
|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
| C.认为儒学不能经世致用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