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 A.防止国家元首专制独裁 | B.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 |
| C.进一步增强内阁首相的权力 | D.协调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 B.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
|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 D.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这项事务的会是
| A.尚书省 | B.参知政事 | C.枢密院 | D.军机处 |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
|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 A.孔子有教无类 |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
|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D.“五经”的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