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
| 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 D.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 B.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 |
| C.1789年法国的巴黎 | 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
右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 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
| C.巴黎公社的诞生 | D.工人运动的兴起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 B.天国兴衰 | C.李鸿章 | D.《天朝田亩制度》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日本军队 | B.俄国军队 |
| C.英法联军 | D.美国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