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由此可见,与同一时期其他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以启蒙思想为指导革命的理论基础 |
| B.以资产阶级法律为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
| C.以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根本目的 |
| D.以推进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为主要目标 |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
|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
|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 D.农民成为商品 |
“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的含义是 ( )
| A.他镇压了1905年革命 | B.他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 |
| C.他消除了农奴制残余 | D.他主持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
亚历山大二世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但他的改革,史学界却认为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
| A.改革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 B.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
| C.改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下列对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 )
|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制度,使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 B.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
| C.促成俄国经济的大发展 | D.消除了沙皇统治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