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得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问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寒素洁北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刘邦建立汉朝后,命陆贾著述秦亡之理,以之为戒;又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刘邦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无为而治天下 B.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C.稳定专制统治 D.实践民贵君轻理论

《吕氏春秋》载:“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其表达的是(  )

A.分封制造成的动乱 B.宗法制形成的稳定
C.分封制形成的稳定 D.王位继承制的影响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年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  )

A.国家观念的兴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