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敬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文精神强调人的精神价值 | B.“美德即知识” |
| C.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护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
| A.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
| B.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
| C.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
|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
对“情”和“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曼祖说“世民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与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的对抗
②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
③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③④ |
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由邦国制度发展面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由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阻挡之制度。”文中所言“帝国制度”“城邦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 A.君主专制 法制至上 | B.中央集权 代议民主 |
| C.宗法血缘 直接民主 | D.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 |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史者应该()
| A.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 B.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
|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 D.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
1955年印尼苏加诺总统在万隆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说:“各民族、各国从几个世纪的沉睡中醒来了。用战火燃烧地球的白人旧世界正在垂死挣扎,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正在崛起。这个世界将消灭冷战,建立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因为所有伟大的宗教在宽容的教义上是一致的,有色种族将建立新的道德标准。”这表明
| A.国际旧秩序已不复存在 | B.亚非独立国家成为新兴国际力量 |
| C.有色人种将统治新世界 | D.美苏冷战给人类带来严重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