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
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
|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
|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
|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与上述思想相符合的洋务派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B.成立三支海军 |
| C.创办开平煤矿 | D.创设京师同文馆 |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
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②发起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④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罗斯福新政的“新”,最确切的理解是:
| A.提供了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 B.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
| C.整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银行业 | D.采取了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措施 |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材料反映的是
| A.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为战争进行动员 | B.苏俄为巩固新政权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苏联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 | D.苏联为应对德国法西斯入侵进行战争动员 |